我的姥姥与友情岁月歌词在旧物品中回响
0 2025-04-21
友情如酒,醉人心弦;孙荪老师,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永亮的灯塔,他不仅是我文学上的导师,更是我的挚友。我们虽因年岁悬殊而不常相聚,但那份深厚的情谊,如同久陈的美酒,只有在他人的耳边轻轻提及,便能感受到它的醇厚与芬芳。
回想起初识之时,我只是一个对文学充满热爱的少年,而孙老师则是一位已经走过半个世纪风霜的人生。他那饱含智慧与才华的言谈,让我敬佩得五体投地。在他的指导下,我逐渐从一名书虫成长为一名作家,每一次见面,都仿佛是在品尝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感。
2012年的春天,我将要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迫切需要孙老师题写序言。那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他欣然答应,并亲笔题写了序言,那份温暖和赞赏,如同夏日里最清凉的小雨,对我而言无异于甘露。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即便隔阂重重,也能通过短短几句话,就像1995年的秋天,当我准备出版《文化永城》、《魅力永城》、《风情永城》三卷本历史文化散文时,他即使身患眼疾,也没有推辞,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的作品题写序言。
2016年,河南省作家协会决定在太丘古镇设立创作基地,孙利先生托我向孙老师求幅题匾,这是一次特别的请求,但他毫不犹豫地同意,并且邀请我们到他家共进午餐。我知道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次特殊的欢聚,因为尽管身体并非如往昔,却依旧保持着对艺术生活的一丝痕迹和追求。这让我更加珍惜这段经历,以及与他共同度过的心灵沟通。
直至红日西坠,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但那些记忆,在我的心中宛如传统诗词中的韵味,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能够唤醒那个宁静而又充满智慧的声音——“德不孤,必有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