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分钟成才之路功课不行照样能成功
0 2025-02-05
说起孙荪老师,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和他虽然不常往来,可是那种友情早已埋藏在心底,一如美酒,时间愈久,愈感淳厚。孙荪老师年长我十多岁,是永城刘河乡人,他十八岁便负笈求学,凡五十余年,道德文章誉满天下,是知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书法家,他亦是永城人的骄傲。我和孙老师虽是乡党,但我在永城,他在郑州,我们之间虽有千山万水,却能以一通电话就能够彼此问候。
2012年的春日里,我因为我的一本散文集即将付梓,便去郑州校对清样时顺便去看望孙老师。他异常兴奋,不仅为我的作品表示祝贺,还亲笔题写了书名,为我的作品增添了一份光彩。后来,在2015年,我出版了三卷本历史文化散文《文化永城》、《魅力永城》、《风情永城》,而孙老师百忙之中欣然作序,其字里行间倾注了无尽的情怀。
记得那次前往取序文时,我带来了远方朋友送的酒,以及酂城糟鱼,这些都是我们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在他的书房里,那首杜甫的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低回婉转地回响,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温馨而又充满共鸣的地方。一晃时间过得飞快,我们聊得热火朝天,无话不谈的情趣与共鸣,都显得时间飞逝。
为了撰写关于故乡 永城市 的文章,即使他当时正处于眼睛治疗阶段,也坚持要完成这项工作。他抱病工作,用自己的行草书体,将《太丘书院》的题匾赠予故乡,这份赤子之心跃然纸上。这一切都证明了他对故乡深沉的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智慧的尊重和推崇。
直到夕阳西下,我们依依难舍地道别。那一刻,就想起了一首古诗:“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 友情如酒,它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流淌着温暖与珍贵,每一次相遇,每一次告别,都让它更加醇香且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