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感动人物2022守护希望的灯塔
0 2025-02-10
文 书本里的小蚂蚁们 摘要:四年级快乐读书吧,很久很久以前……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是一个神话单元。在单元导读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翻开书本,我们学习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四篇课文。藉由学习单元课文的机会,我们读了很多中外神话故事,从粗浅的初读,到反复阅读,孜孜不倦地阅读,深深地感受到了神话的魅力。正应了那句话,世界神话传说中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你读得越多,收获就越多。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众多美好的女性形象,补天的女娲、填海的精卫、奔月的嫦娥、发明养蚕的嫘祖,以及泪水洒在竹子上形成斑竹的湘妃等等。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给我们印象最深刻,也最令我们感动的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两位女性形象来写,即《女娲补天》中的女娲和《精卫填海》中的精卫。 人民教育出版社快乐读书吧《中国神话传说》插图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中如此详细地记录了《女娲补天》的故事,一下子将我们带到远古的时候。 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女娲,不忍生灵受害,为了人类的幸福,不得不修补天地,为了重新整顿宇宙秩序而不辞辛劳。 人类重新过上了平安幸福的日子,《淮南子》中说,女娲补天之后,乘坐应龙驾驶的雷车,升上天空的最高层——九重天,向天帝报告了情况。以后,女娲就永远居住在那里了。 拥有神通广大力量的女娲心系人类,为人类谋福祉,尤其是补天的艰难更加体现出了女娲伟大的精神。为了人类,女娲做了那么多事情。当孩子们走近这位中国神话传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女性形象时,相信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动会如同浩瀚的宇宙,缓缓构建起探索宇宙起源的五彩缤纷的浪漫体系。 我把孩子写的《我和女娲过一天》习作中一个片段抄写在这里——“寻找五色石的任务开始了。女娲先带着我来到火焰山,那里四处喷着热气,像一个大火炉。这时,火山喷发了,凶恶的火神出现在我们面前,他面貌很特别,身体透明,由火焰组成,胸前藏着一块赤石,这怎么办?突然,我发现旁边有一条神火河。虽然那些火都红红的,但摸上去冰冰凉凉的。我赶紧用手捧了一些,飞快地浇到火神胸前。真是神奇,火神顿时化作了一摊烂泥,给我们留下的是一块赤石……” 人民教育出版社快乐读书吧《中国神话传说》插图 《女娲补天》的故事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精卫填海》的故事同样如此。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填海》来源于中国志怪古籍《山海经》。“五方天帝”之一的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喜欢玩耍。一次,她到东海游玩,不幸遇到巨大的风浪,被东海吞没。女娃变成了一只小鸟,它的叫声很特别,如同“精卫”,于是精卫就成了它的名字。 精卫痛恨东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向东海报仇;更令人感动的是,精卫这种坚持不懈、矢志不渝、不畏艰难的精神,值得无限的敬仰。 东海是那样浩瀚无垠,精卫是那样的娇小柔弱,但是,精卫每天飞到西山,衔来小石子、小树枝,然后投到东海里去,发誓要把东海填平。 尽管是沧海一粟,但是精卫却填海不止,其精神可歌可泣。 再来看看孩子在走近精卫这一中国神话传说中令人动容的女性形象后,会有多么丰盈的收获,我同样把孩子写的习作《假如我会填海》中的一个片段抄写在这里—— “身体变成了像精卫一样的我,小心翼翼地躲开海浪,飞往藏着许多神灵的黑暗之山——西山。刚飞进西山,眼前就黑暗无光,只听得黑松柏被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声音;黑白条纹的奇花异草互相碰撞,发出深幽的响声;珍禽猛兽似乎想争夺领地,开始激烈的斗争。我来不及害怕,用爪子在地上寻找木石,地上有些荆棘,我好几次被刺到了,终于寻找到了一些木石。海面的巨响更大声了,我赶紧飞出西山。谁知,回东海的路上又遇到了雷雨,我灵巧地避开,差点被劈到,好不容易把木石投到了东海。可这一点点木石对东海怎么会有用处呢?再衔一次,再投一次,再飞一次,再艰难一次,再来,再来……” 从女娲身上我们仿佛看到母亲的形象,女娲补天,伟大的女娲创造了人类,并且为人类创造了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从精卫身上我们仿佛看到孩子的形象,精卫填海,精卫痛恨东海夺去自己年轻的生命,发誓要向东海报仇,富有个性,不畏艰险,矢志不渝。 #2022生机大会# #遇见更美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