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沟通无界限利用加菲卡特语录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0 2025-01-31
在我看来,任正非的成功之路充满了低调与华丽相结合的传奇。从他决定挑战跨国巨头时,被人认为自不量力;到提出要做世界级公司时,被人说异想天开;再到喊出要培养“野狼”时,同行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他却正在改变中国企业生存法则。
1982年,我从军营转业,而1988年,我借两万元人民币,在深圳创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我选择走技术自立、发展高新技术的道路,与业界巨头一争高下。20年的时间里,我把华为打造成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服务商,并跻身世界500强,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标杆。
在我的带领下,22年来,华为一路高速前进,不断创造着令人瞠目结舌的神话。然而,我始终保持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色彩。我是当今中国最低调的企业家,但尽管我刻意地保持这个形象,有人说我的低调行为造就了华为的传奇。
2005年,我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影响世界100位名人”,这是唯一入选中国企业家的荣誉。在《福布斯》杂志中,他们评价:“任正非是一个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人物,却是国际上最受尊敬的中国企业家。”
2008年,我获得《中国企业家》杂志评选的“200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社长刘东华这样评价我:“任正非几乎是中国最有静气和最有定力的一个企业家。”
2011年3月,《财富》中文版公布了50位商界领袖名单,我排名榜首。柳传志、张瑞敏分列二、三位。虽然很多记者尝试接触我们,但我们是一个非常困难采访对象。
由于我一直保持低调,其个人公开资料甚少,有关我的故事多来源于我们的唯一对外窗口——《华为人报》。但人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在全球电信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人物,而种种关于我的故事,大多只是分析和猜测结果。
尽管我不接受媒体采访,却是我媒体关注热门人物之一。我曾被称作“土狼”、“硬汉”、“华为教父”,这些头衔都不能完全反映我的真实性格。但无论如何,一些财经作家如程东升用一年多时间写出了轰动一时的小说《华为》,总结道:“实事求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成功者总是少数。”这也揭示了一条真理:真正实事求是震撼人心。
还有这样的故事:两个女职员抱怨公司财务制度问题,她们注意到电梯里还有一个面貌敦厚的人,但她们当时并没有当回事。这两个女职员第二天被告知,她们所抱怨的问题已经解决。她们惊问为什么,对方告诉她们,是由任总亲自打电话解决此问题。此时,她们惊呆了。
还有一次,当香港一家电信公司首席执行官走到我面前交换名片,他竟然发现自己之前以为与普通参展客户交流过其实是我,这让他十分后悔。他错过了与我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这让我感到遗憾。
有很多记者抱怨说他们无法采访我,有点不近人情。而我解释说:“见媒体,说什么?好恐怕言过其实;不好别人才不相信,即便虚伪,只好不见,以免误导大家。”因此,“耐得住寂寞甘于平淡”。
很多外界评价的时候,用“冷酷”形容。一方面,我们脾气暴躁、性格坚韧、刚毅而偏执,从国际化道路历程中可以看出,我们就是这样,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有细腻柔情,如同写下的诗篇一样充满浪漫主义的情怀。你可以从我们写下的文章中深切感受到这一点,比如《我的父亲母亲》、《悼念杨琳》、《北国之春》,这些作品显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丰富与艺术追求的一面。
最后,无论是在观看员工文艺表演还是回望20多年的心路历程,每一次看到成果,都禁不住泪流满面,因为脑海中会出现参军和创业初期艰苦岁月,那些经历塑造了今天我们每一个人,也塑造了一段历史。但即使如此,我们仍旧是一群具有特色的团队,一直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我们的脚步继续向前推进,就像那句老话说的那样,“只愿做个小卒子,不敢做个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