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之舟破浪行王健林总裁的国际化征程

本站原创 0 2025-02-11

在牛津大学公开课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分享了他关于万达国际化的体会。时间允许,他首先进行了一次简短演讲,随后留出时间回答大家的问题。他演讲的主题是《万达国际化》,内容围绕四个关键点展开:

一、国际化理由

做大企业规模。有些产业要做大规模,必须通过国外投资来实现,这对于娱乐和体育行业尤为重要,因为国外市场相比中国更为发达。这是万达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成为国际企业。2015年,一篇辞职信在中国广泛传播,其中一位教师表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借用这句话来说万达,“世界这么大,我想去闯闯”。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我始终坚持“老实做人,精明做事”的原则,同时也致力于共创财富、公益社会。

二、企业文化核心

我们的企业文化核心曾经是“老实做人,精明做事”,但随着公司发展和财富积累,我们又推出了新的口号——“共创财富,公益社会”。我们提倡大家共同创造财富,同时对社会作出贡献。在2004年,我们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提升,并提出“百年企业”的目标,但真正开始实施我们的国际战略是在2012年。

三、规避经营风险

有句俗话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跨国发展意味着减小经营风险。一旦发生全球性的经济调整,大多数国家都会受到影响,而中国政府鼓励其它国家的大型企业全球配置资源利用全球市场,因此从规避经营风险角度,我们也应该走向全球化道路。

四、并购策略

并购为主,以投资为辅。在金融领域等主要市场领域,被先进入的企業瓜分了很多机会,只能通过并购获得入口。而且,有些人认为我们只知道买,而不懂得什么时候买,这是不正确的观点。我认为,要看的是是否与现有的产业相关联,以及是否能够移植到中国,从而获得更快的发展。

相互关联性强。我们不仅要关注并购对象本身,还要考虑它们与我们现有业务之间的联系。如果两者都符合条件,那么这样的并购将更加成功。

本土人才至关重要。在美国AMC公司并购案中,即使面临美国政府限制,也没有派遣大量中国员工,而是留下原来的管理层,使他们继续工作。这是一种有效管理方式,让管理团队保持高效运行。

五、进展情况

自2012年的起步以来,万达已经成为跨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投入超过150亿美元,在美国单独投入100亿美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海外投资者之一。此举让我成为了受欢迎的人物,但同时也意识到了每一步前进都可能遇到挑战,没有失败就意味着离失败越近。但无论如何,我们将继续前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愿景——成为一个百年的企业,并在这个过程中带动更多人的生活改善,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上一篇:00后人才杰出代表典型 - 张嘉伟逆袭之星的光芒
下一篇:梦想启航追逐成功的无尽励志之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