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禁区电影日本-触摸不易揭开日本影坛的情感隐秘
0 2025-02-05
在2016年2月23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有幸站在牛津大学公开课的讲台上分享他的体会,讲述了万达国际化的故事。尽管时间有限,但他还是决定先做一个简短演讲,并留出更多时间给大家提问。
王健林首先谈到了国际化的理由。他认为,要成为一家大型企业,就必须进行国际投资。尤其是在娱乐和体育行业,这些领域国外市场发展更加成熟。这正是万达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接着,他引用了一位教师辞职信中的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触动了他,他希望说的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闯闯”。这就是万达企业文化核心“老实做人,精明做事”背后的深层含义——诚信与务实相结合。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时期,这种价值观对商业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并发展。
随后,他提到了两次调整自己的企业文化核心。一是在2004年,对公司目标、发展宗旨和经营原则进行全面梳理,提出“百年企业”的口号;二是在2012年,当时把这个口号转化为行动,从而真正开始了万达的国际化进程。
对于为什么选择名为“WANDA”,王健林解释道,这个名字来源于海浪和航船图案,因为它象征着走向全球市场。而那个圆圈代表着无限扩展。虽然当时还没有实现这一点,但这种志向已经存在,是使得今天的万达能走到这里的一部分原因。
接下来,他谈到了规避经营风险作为另一个推动因素。他借用了一句俗语:“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跨国发展可以减少经营风险,同时也符合中国政府鼓励本国企业全球资源配置利用全球市场的大政策方向。
最后,王健林详细介绍了万达海外投资策略,其中并购为主、投资为辅。他强调,只有通过并购才能快速进入那些主要市场领域,而不是从头再来。但是,他们不仅要买,而且要买得对,即与现有产业相关联或者能够移植到中国,为中国带来更快增长速度。例如,在铁人三项比赛方面,他们成功地将美国WTC并购后,在厦门和合肥举办比赛,为该运动在中国开辟新的天地。
此外,他还强调使用本土人才是关键。他记得曾经请求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先生写推荐信,以便获得美国政府批准他们对AMC公司的并购。最终,他们留下原来的管理团队,使之更好地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成绩,让哈佛大学商学院将其作为教学案例来教授学生们如何有效管理跨国公司运作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