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面对世界的勇气与坚定
0 2025-01-28
年轻人,别忘了去追逐梦想、去挥洒汗水、去塑造自我。只要保持正直和善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可能找到解决之道。以下是俞敏洪的生活习惯——比你聪明的人还要勤奋得多。
文 | 俞敏洪
我的智商并非特别出众,但我确实比大多数人更勤勉。在北大的50位同学中,我的大脑智力应该处于中下水平,这意味着我并不在顶尖高智商的行列。
我的勤勉程度通常超过常人。我每天工作16至18个小时,如果没有社交活动,每顿饭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小时。
我喜欢在家里工作。早上6点30分起床,晚上12点睡觉。过去,我通常是凌晨2点才睡觉,早上8点起床,但发现这样的作息对身体不好,所以现在改成了早睡晚起,保证六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每天清晨沐浴对于我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不管是热水还是冷水,只有不得已时才用盆水唤醒自己,让整个神经系统活跃起来。我非常注重保持健康,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跑步1至2千米,以最快速度跑完,因此每天都能大汗淋漓,尤其是在夏季。但晚上一般不洗澡,因为洗过后大脑容易兴奋。
锻炼之后,我一般会从早上7点半开始工作到中午12点。这段时间内,我处理邮件、布置工作、思考新东方公司的发展以及辅导孩子们创业,如与洪泰基金接触的一些创业项目,因为年轻人创业很难面临挑战。
我的午餐90%都是盒饭,有时候有人来聊天,也是一人一份盒饭,最多加一瓶红酒。但我也注意身体健康,吃完饭后会散步10分钟。此外,每周至少有一两次游泳,一两次徒步。
旅游是我喜欢的事情,每年都会抽出两个月专门旅行。虽然年龄已经超过50岁,但因为用脑消耗太大,我并不担心体重增加。如果真的变得肥胖了,再去外面的山林徒步旅行15天,就能瘦下来了。
现在想要安静已经很困难,比如旅行时住在某酒店,一进餐厅就有人来找我们照相,这样内心的安宁就被打乱了所以现在旅游通常都会选择几乎无人的地方,如草原,用越野车自驾带几个身边的人,他们很少说话,这样给予了一个安静私人的空间。
一年中的三分之一时间用于办公室劳动。一第三部分时间回家陪伴孩子,还有一第三部分时间用于应酬。我每年约有100天左右需要出差进行活动。
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完全领悟生命本质,但是至少比年轻人更懂得勤奋。这份勤勉为日常思考和讲课提供营养。当谈及读书时,即便是不经意间也会写下新的观念、新思路。我翻阅书籍很多,但认真阅读却不那么频繁。我所谓“认真阅读”指的是花费一整日或几日精读一本书,这样算来,一年认真阅读过20-30本书。而“不认真阅读”则是花费一点钟至几个钟头快速翻阅完这本书。如果把这些都算进来,那么一年总共读100多本书左右。在飞机或汽车上的等待时间,就是我的阅读和工作时光。在整个学习生涯里,从未晕车一次。我即使坐在颠簸的小汽车里,也可以用电脑进行工作,在汽车上看书,看视频,用电脑十个小时感觉就像在办公室一样无异状。这让我能够在路途中继续学习和工作,而不会感到任何晕车症状出现感受不同寻常的地方探索知识与理解世界之间深邃而微妙的联系,同时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使自己的见解更加深刻和全面,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使自己成为知识渴望者兼具创新精神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员。
对于金钱,对于财富,没有任何感觉。在北大的时候一个月60块钱也是幸福滚滚流淌而来的,现在拥有许多金钱但平日里的消费仅需两三千元人民币买些必要品物买一些新鲜蔬菜买一些好用的工具包括购买大量图书购买各种科技产品随手可得万事如顺风破浪前行般自然透明。
在北大学习期间当老师但体验到当老师最大的成就感是在教课后的第3-4年的开始。当老师最令人满足的时候,是学生们极度喜爱你的课程。那份成就感不是一开始有的,而是在不断琢磨改进每堂课后逐渐积累而来的。
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看到学生开小差,有些甚至背着包离开教室。但到了最后,你发现教室里的学生越来越少,最终只有你一人留下来。你曾经羡慕那些教学成绩优异教师他们怎样才能模仿他们无法模仿只好放弃尝试那样的挫折感一直持续三年左右然后突然意识到别班同学纷纷聚集听你的讲座经过了这个过程
当老师是一个对知识深入理解融贯通过程,你必须精研博广,要举例反驳,还要口齿伶俐,并且对学生了解察言观色这一切综合能力汇聚此乃长期培养之果
我告诉青年朋友们:勇敢前行!努力奋斗!不要害怕失败也不要恐惧艰苦!只要保持良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能找到解决方法。不像佛学那样让人们接受生老病死不可避免,所以从小二岁就进入寺庙这样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