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自我征服世界励志故事网讲述超越极限的人生旅程
0 2025-01-25
近现代名人励志故事:俞敏洪的勤奋与智慧——从普通到非凡,仅因不懈努力。文|俞敏洪
我并非天才,但比常人更勤勉。我在北大时期,与50位同学相比,我智商可能位于中下水平,这意味着我并不聪明于众。但我的勤劳则是其他人的追赶者。我每天工作16至18小时,如果没有外出应酬,每日三餐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小时。
我偏好家中工作。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12点睡觉。在过去,我通常凌晨2点就入睡,早上8点醒来,但发现这种作息对身体有害,所以现在改为早睡早起,保持六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每天清晨冲凉对于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是热水还是冷水,只要实在之际,就用盆水浇醒自己,让整个神经系统活跃起来。我注重身体健康,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跑步1至2千米,以最快速度跑完,因此每天都汗流浃背,尤其是在夏季。但晚上的洗澡则相反,因为洗后大脑容易兴奋。
锻炼结束后,我一般会在7:30开始工作到中午12:00。这段时间内,我处理邮件、布置工作、思考新东方发展以及辅导孩子们创业,如接触各种创业项目,因年轻人创业困难而关心。
我的午饭90%都是盒饭,有时有人来和我聊,也是一人一份盒饭,最多加一瓶红酒。但我也注意身体,在吃过饭后会散步10分钟。此外,每周一次或两次游泳和徒步也是我的习惯。
旅游是我喜爱的一项活动,每年都会抽出两个月专门旅行。尽管已经超过50岁,但因为用脑消耗大量能量,我并不担忧体重增加。如果确实变胖了,再去外面徒步旅行15天就会瘦下来了。
现今想安静已变得特别困难。例如旅行时住宾馆,一吃饭就有许多人围观想要照相,这样内心的安静便被打乱了。因此,现在旅游通常选择几乎无人的地方,如大草原,用越野车自行探险带几个人伴随前往,他们很少说话,为给我提供一个安静私人空间。
一年中的三分之一时间用于上班。一部分时间回家陪孩子,一部分时间进行应酬,大约100天左右在外出差期间度过生活。
虽然说领悟生命本质还未达到,但是至少比年轻人们更懂得勤奋。这份勤奋为平时思考和讲课提供营养。当读书时,有意无意地会写一些新的观点、新想法。我翻阅书籍很多,但认真阅读有时候很困难。我所谓认真阅读就是一日或数日精读一本书,这样算来一年认真阅读20-30本。而如果快速翻阅,即使只有1-2小时,也算完成了一次阅读。这让我一年仍可读100多本书。当乘坐飞机或汽车这些空闲时间里,便是我看书学习的绝佳机会。在颠簸路途中即可使用电脑工作,而不会感到晕车感受一样。在路上看书、做视频,用电脑十个小时,就像坐在办公室一样感觉完全没问题!
关于钱财,对于我来说,它意义微小。在北大的时候收入仅60元一个月,却十分满足。而如今拥有巨额财富,但平日消费只需两三千元,其中包括购买图书费用,对金钱多少毫无感觉。此刻教学生但直到成为老师后的第三五年之后才感受到当教师给予的心理成就感,当学生喜欢你的课程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才真正体验得到。当初教学初期,有些学生开小差,有些直接带着背包逃走,到了最后阶段,则出现一种情况: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只有你一个人留下,那种挫败感自然而然涌现出来。不过经过三年左右这样的磨练过程,这种挫折感逐渐消失,并转变成了信心和自信,从此再也不羡慕那些教学成功的人士,而模仿他们也无法实现,因为那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及融合理解能力,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学生心理状态了解,以及察言观色能力等综合素质这是一种综合性才能展现出的技能。
所以一直对大学生这样提醒,你毕业之后,无论你将去何处,都尝试当老师两三年,对你将来的道路产生深远影响,使你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培养察言观色的技巧。
因此告诉青年朋友们,要勇敢前行,不断努力,不怕失败,不怕艰苦,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观,你一切都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