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材岁月的痕迹
0 2025-01-25
在中国科技界,王峰并非第一个勇敢迈出创业步伐的人,也不是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但他拥有一种特殊的生存智慧。他的性格犹如海水与火焰相结合,既有悍匪般的坚韧,又有书生气质的深邃。这种双重身份让他能够迅速适应从职业经理人到企业家转变的过程。
离开金山集团
我曾是金山集团的一员,与求伯君和雷军并肩作战。但我并不像土匪一般,只会以蛮力解决问题。我知道,在场面上如何巧妙地处世。在金山,我被夹在两个世界中,一边是求伯君那样的自由和生活乐趣,他不介意我的工作之事,只要我语气坚定,就认为一切都对。他没有真正理解公司的情况,但因为我的态度坚定,所以就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无误。
另一方面,我也经常讨论工作细节,与雷军进行认真的商讨。我在金山工作时,每天与雷军约谈至晚上十点,这种日常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我们之间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当时机成熟,我感到自己已经没有更多空间可发展了。这一决定,并不仅仅是因为公司未能快速成长,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需求。
2006年底,我意识到自己已然停滞不前。那一年,是个复杂而重要的一年。当时,虽然内心充满了矛盾,但我明白了一件事——想要留住团队成员,你必须比他们更快地成长。如果无法实现这一点,那么人才流失将成为常态。
当年的离职报告提交后,我告诉雷军:“去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这本书对于当时正处于风起云涌中的金山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它提醒人们,不管环境多么变化莫测,都应该保持清晰冷静的心智,而不是被周围喧嚣所迷惑。
离开后的回忆
离开之后,我接受了新机会,一些VC和行业大佬找上了门,他们提出帮助我独立开发自己的项目。我感受到了激动和挑战。当某位韩国NCsoftCEO来北京寻找我时,即便那时候仍旧是我在金山打工期,他也给予了很大的尊重。他甚至邀请我加入他们,担任全球副总裁,并送给我中国市场的大部分股份。但当他了解到我的决心是在创业路上继续前行,他竟然有些失望,因为他希望能吸引这样的人才加入他的团队。不过,当完美世界即将上市的时候,他们开始改变想法,让迟宇峰用高价挽留人才,对此感到一些遗憾。
IDG对我的支持最为积极,他们见证了整个过程,并表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当其他投资者纷纷放弃后,他们依然站在那里,没有任何条件,只为了看到一个伟大的梦想得到实现。而这份信任,以及随后的行动,是对我的最大鼓励之一,最终促使了我的决断。
现在回头看,那些钱似乎也只是偶然间发生的事实。在辞职前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我们内部还有另一种方案:以近1000万估值给予股权,让我们共同创建一个子公司,以便利用金山品牌发展新的业务。但由于董事会未能同意,这项计划 ultimately failed.
但尽管如此,当2007年的1月28日再次迎来了生日庆典,却显得异常平淡。朋友们忙碌于筹备会议,而那些曾经共同度过岁月的人们却变得疏远。我成了他们眼中的敌人,被疑虑、猜忌笼罩。而那个夜晚,在校园举办的小型聚餐中,无数记忆涌现,其中包括许多关于过去、未来以及选择背后的各种情绪。一瞬间,那些痛苦、遗憾仿佛化为乌有,被无畏追逐梦想所掩盖掉。我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拥有选择自主命运的权利,而这个选择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可能性的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