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鹏在内心深处反复种下两颗个人成长的种子

本站原创 0 2025-01-31

李海鹏:在心灵深处,反复播下两颗个人成长的种子。文/露醉梧桐。2011年6月10日,一则新闻几乎同步在山东各大媒体上发表。30岁的临沂大学校友李海鹏向母校捐赠1000万元,庆祝母校70周年华诞。这一举动不仅让他赢得了赞誉,也让他成为国内首例以个人名义为地方性大学设立助学基金的慈善人士。在被问及这一决定时,他回应:“这里曾帮助过我,是我成长的地方,所以就坚持了下来。”捐赠仪式结束后,山东鹏宇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海鹏这样解释。

李海鹏并非“富二代”,他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家族背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在创业十年中创造了一个“80后”创业者的奇迹,将十年与两亿画上了等号。

在贫困的东营农村度过童年的李海鹏,家境贫寒。他懂事早,从小穿姐姐旧衣服,一放学就帮父母干活。当父亲开始教他撒花生种子时,他疑惑地问:“为什么要把两颗种子放在一起?”父亲温柔地回答:“只有两颗种子挨在一起,它们才能相互支撑、缠绕着向上生长,最终抵御自然界的风雨。”

这番话如同花生种子一般深植于他的心灵里。他更加努力学习,因为相信自己能改变命运、改变家庭命运。在临沂师范学院历史系读书期间,由于家庭困难,他利用兼职收入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用。一路走来,他遇到各种挑战,但从未放弃,不断寻求新的机会。

为了锻炼自己和挣钱,李海鹏经常做好几份工,有时需要一天工作至午夜。记得有一次,被狂风刮倒自行车的大雨中,大喊着“我一定要成功”。2001年,他用挣来的钱买了一辆二手出租车,并逐渐扩张至七辆出租车营运。这不仅为他提供了稳定的收入,还能支持父母。

毕业后,而不是像其他学生那样考研或公务员选择,李海鹏选择自主创业。他利用闲置资金开了一家火锅店,并逐步涉足文化、投资、建筑装修等行业,为资本积累打下基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他不断转变眼光,以适应环境变化。

从最初的小规模企业到最后成立控股集团,再到筹备上市,这些都证明了他的决心和能力。而且,就像那两颗花生种子的故事一样,无论是梦想还是信念,只要得到适当的培育,它们总会开花结果,让人收获属于自己的丰硕果实。

上一篇:悍匪与书生的蓝港90后正能量的双重奏鸣
下一篇:领导谈担当快速提升讲话水平的金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