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材从零到英雄的逆袭之旅
0 2024-12-14
鲁冠球的第一桶金:坚持的力量与成功背后的故事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人往往是自己的最大敌人。控制那些能够带来利益的物质,可以磨砺意志,让我们更加坚强。当一个企业家只关注享乐,而不是致力于创造价值,那么他很快就会失去那份属于他的地位,从而成为败家的典型。
2007年,在一次美国媒体的采访中,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分享了他当时创业的心路历程。他说:“如果你出生在教室里,那么你将一生都呆在那里。如果你曾经是一个农民,你就永远会是个农民。而我不想这样的命运降临于我。我要找到一切可能跳过难关的方法。”
鲁冠球出生在浙江萧山市宁围乡,他父亲在上海的一家医药工厂工作,收入微薄。因此,他和母亲不得不生活在贫困乡村中。在15岁时,鲁冠球辍学并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一名打铁的小学徒。但三年后,由于人员精简,他被解雇回到了农村。
对抗着逆境的是鲁冠球。他决定自己开办米面加工厂,因为看到乡亲们磨面很麻烦,而且他对设备有兴趣。但由于私营化政策禁止个人经营,这个小厂也被迫关闭。在偿还债务期间,他不得不卖掉自己的三间老房子。
尽管遭遇挫折,但鲁冠球从未放弃。随着“停产闹”的情况下,没有铁锹、镰刀可买,无自行车修理处,只好不断申请,最终开设了一家铁匠铺。这次努力迅速取得了成功。
1969年,当政府要求每个城镇都必须拥有农机修理厂时,公社邀请富有经验且声望较高的鲁冠球接管破败不堪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此外,不论能赚钱或做得到什么样的生意,鲁冠球都尝试了全部。10年时间里,他通过作坊式生产完成了原始积累,并逐渐积累起资金和经验。
1978年的春天,当他的工厂门口挂上了多块牌子,如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同时员工数量达到了300余人的时候,公司开始稳步发展。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逐渐启动起来,魯冠球调整战略,将公司重点投入至生产专业化汽车万向节领域。当年的秋天,他将工廠更名為「萧山萬向節廠」,這標誌著今天萬向集團前身成立之日。
1980年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上虽然初次遭拒,但魯冠球並沒有氣餒,在會場外摆起了地摊,以低於會場內20%價格銷售自己高品質產品,這樣迅速吸引得許多廠商前往交易,最终獲得210万元訂單,使得魯氏成為當屆最默默無聞的大赢家,也從此獲得了聲譽。此舉奠定了其後來企業巨子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