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锋8位英雄人物故事八位医护人员的逆袭
0 2025-02-12
说起孙荪老师,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和他虽然不常往来,可是那种友情早已埋藏在心底,一如美酒,时间愈久,愈感淳厚。孙荪老师年长我十多岁,是永城刘河乡人,他十八岁便负笈求学,凡五十余年,道德文章誉满天下,是知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书法家,在文学界享有盛名。我和孙老师虽是乡党,可是我在永城,他在郑州,我们之间相见一面却有诸多不便,但我们的友情却能通过电话与问候传递。
2012年的春天,我因我的一本散文集即将付梓,便去郑州校对清样时顺便去看望孙老师。他异常兴奋,不仅为我祝贺,还亲笔题写了书名,为我的作品增添了不少光彩。在他的支持下,我继续追求文学梦想。
后来,在2015年,我出版了三卷本历史文化散文《文化永城》、《魅力永城》、《风情永城》,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孙老师百忙之中欣然作序,对我的作品表示赞赏,并且倾注了无尽的情怀。这份深厚的友谊,更是在那段时间里被进一步加深和巩固。
为了写好《永城赋》,他抱病工作,用自己的才华和精力,将3000年的历史文化凝聚成600多字的篇章,并用自己擅长的行草书体书写好,一并赠予故乡,这份赤子之心跃然纸上,让人难以忘怀。这样的奉献精神,让我们都感到敬佩。
在2016年的某个寒冷的冬日,我们再次相遇。那一次,他们决定设立一个创作基地于太丘古镇,而他们又托我向孙老师求一幅题匾“太丘书院”。当初就答应下来,而这次设宴时,又是一番欢声笑语。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交流着彼此的人生经历,无论是在文字上还是在生活上的共同点,都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特殊的情谊。而这些温暖的小事,也让我更加明白:“朋友间相见时,只要心里有你,就算世界翻云覆雨也无所谓。”
直至那晚红日西沉,我们依依不舍地道别,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下来,只剩下我们两人的脚步声,以及远处山竹轻轻摇曳的声音。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最初的一起,它们都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一部分。而那些未曾言说的默契,无言而又充满力量,这些都是“友情如酒”的真实意义——随着时间流逝,它变得越发丰富、越发醇厚,却从未减少过一点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