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之路一位失去双手的英雄
0 2025-01-03
从贫寒的身世到中国首富,从深圳小厂到行业翘楚,他的人生路途充满传奇与艰辛。他的独特韧劲和狂性,是他创造比亚迪传奇的关键。
2010年9月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上,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作为优秀建设者代表发言。他以“荣幸”开始,以“努力”结束,这反映出他谦逊但坚定的个性。
15年前,王传福是一名化工研究人员,他南下深圳创业。在短短8年里,比亚迪汽车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中的“黑马”。2009年,他以350亿元财富登顶“胡润百富榜”。
与此同时,沃伦·巴菲特也看中了比亚迪,并计划亲自考察其在中国的基地。此举显示了巴菲特对比亚迪未来的信心。
王传福出生于安徽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上初中时因家境困难辍学养家。但这并没有阻碍他追求知识和梦想。他进入中科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后,不断学习新技术,最终在1993年被破格任命为301室副主任。
1995年,王传福筹资250万元,在深圳成立比亚迪公司。这次尝试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他坚持自己的目标,即要与日本进口电池竞争。经过多年的努力,比亚迪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手机电池生产商之一,并且成为三大可充电技术生产领域中的全球四大制造商之一。
随着技术积累和成本优势的增加,王传福决定扩大业务范围。他购买秦川汽车77%的股权,将企业引入汽车制造业。当时,这一决策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但王传福依然坚持自己的战略——通过垂直整合来控制供应链,与其他行业不同地走一条创新之路。
2006年的F3轿车是这一策略的一次成功体现,它一度超过了大众捷达和丰田卡罗拉等知名品牌。在2009年,比亚迪汽车销售收入达到395亿元,其中汽车业务占53%。更重要的是,比亚迪研发并销售备有汽油发动机的插电式电动汽车,这使得它超越了一些跨国车企巨头,如通用、日产、丰田等。
至今为止,当这个曾经备受质疑的小企业已经成为廉价电动车市场领先者时,其创始人仍保持着低调生活方式。他不穿名牌,不开名车,也很少接受记者采访。“我希望通过技术革新使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更健康”,这是他关于财富观的一句表述。而他的团队则将其描述为一个行事低调的人,“口气不小”,但又是个行事低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