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第一缕光王传福的金色起点

本站原创 0 2025-01-29

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身家亿万的集团公司总裁,从26岁的国家级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到“电池大王”。王传福仍在寻找着改写历史的可能性,几年前进入了汽车领域。

出生于安徽无为县的一户再寻常不过的农民家庭,然而读初中时家里发生了变故,让他经受了心灵的创伤并从此沉默寡言。为了忘掉痛苦,年纪尚小的王传福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形成了坚强忍耐的性格。他坚信,只要灵魂不屈,自己一定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毕业后,21岁的王传福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攻读研究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电池研究中去。5年后,他被破格委以研究院301室副主任一职。此时,一部普通“大哥大”动辄数万元,一块电池卖到数百元。南下“主政”的王传福很兴奋,准备大干一场。

1993年,当时国内电池产业随着移动电话“井喷”方兴未艾,他顺理成章成为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当时,在深圳成立的一个普通企业,因为和他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但成效甚微。在1995年的决定辞职单干之际,他向表哥吕向阳借250万元,并领着20个人在深圳莲塘旧车间敲敲打打,最终成立了比亚迪,这标志着他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镍镉电池。

对于动辄千万元的大生产线,他只能望而兴叹。他干脆凭借技术自行做关键设备,然后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小工序,这种半自动化半人工生产线所具备成本优势成为他日后商战中的无往不利武器。比亚迪很快打开了低端市场,即当年的成功销售3,000万块镍镉电池,是他迈向成功不可或缺的一步。而这些历程,也让他的名字逐渐响彻社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他的努力与智慧。这段旅程,或许是每个人的梦想,但更是那些勇敢追梦者们宝贵财富——奋斗精神与行动力的结晶。

上一篇:残疾人励志故事-逆袭之翼一个聋哑人的成功之旅
下一篇:关于教育的正能量句子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小伙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