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之下恰逢其时的远朝凌虚阁甜蜜的告白与心灵的碰撞
0 2025-02-20
文/徐剑梅
纳尔逊·曼德拉,领导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国父,名满天下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我们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受到最高程度和最大规模集体敬仰的人物。
2013年7月18日是曼德拉95岁寿辰,但半年来已多次传出其病危的消息,人们为他祈祷,同时内心在逐渐接受他终将离去的事实。
对曼德拉的赞颂汗牛充栋。对他自己,唯有黄家驹的《光辉岁月》最具直抵内心深处的力量。无论何时何地歌声响起,纵不能再如年轻时那般心潮澎湃,眼底总有一点热意和泪意。据说,当年曼德拉请人将歌词译成英文,听罢潸然泪下。
黄家驹1990年3月创作《光辉岁月》,当时曼德拉刚刚出狱一个月。从1962年8月再度被捕到1990年2月重获自由,从44岁到71岁,他服刑27年,被单独关在荒凉海岛监狱的一间狭小牢房里,屡遭看守。因长时间在烈日下的采石场做苦工,他的眼睛从此受不了强光刺激。
为了理想和信仰,不仅有坚贞不屈,还有平和的理性。他用前半生证明了自己威武不能屈,又用后半生践行了富贵不能淫。他用铁窗漫漫岁月里的思考,用囚禁中的诗篇《不可征服》,宣告:“命运之门何其狭窄,不要紧/刑罚折磨何其严酷,没关系/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是自己灵魂的统帅。”
谁的一生不曾经过彷徨挣扎?而风雨中始终抱紧自由、囹圄中坚信可改变未来,这问谁又能做到?
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在人性的光谱里,曼德拉一生所添颜色,以他的行动与决断,为南非历史书写了一章;以他的宽恕与爱,为民族团结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以他的坚持与智慧,为世界带来了希望与启示。
尽管身躯已疲倦,但精神依旧旺盛,如同那首《光辉岁月》中的旋律——“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欷歔/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生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勇气、正义、宽恕与胜利的大戏。这是关于一个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好,也让自己的灵魂更加高尚。这是一个真正令人敬佩的人物,以及他们留给我们的教训——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保持希望,并且勇敢地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